【一泻千里是什么意思啊】“一泻千里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水流急速、奔腾而下,也比喻事情发展迅速、势头不可阻挡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,既有字面意义,也有引申含义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一泻千里 |
拼音 | yī xiè qiān lǐ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:“前年为王主所困,不能自免,一泻千里,竟至失身。” |
字面意思 | 形容水流非常急促,一泻而下,直奔千里之外。 |
引申含义 | 比喻事情发展迅速、势不可挡;也可形容情绪或行为极度失控。 |
使用场景 | 可用于描述自然现象、历史事件、情感表达等。 |
二、常见用法举例
1. 自然现象
- 黄河的水势浩大,一泻千里,气势磅礴。
2. 事业或发展
- 他的创业项目发展迅速,一泻千里,很快便占领了市场。
3. 情绪或行为
- 他因为心情不好,一泻千里地发泄情绪,让周围人感到不安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一落千丈、一往无前、势如破竹 |
反义词 | 原地踏步、停滞不前、缓缓而行 |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一泻千里”虽然常用于正面描述事物的发展,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负面意味,比如形容情绪失控或局势失控。
- 在正式写作中,建议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,避免误用。
总结
“一泻千里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既可以形容自然界的壮观景象,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迅猛态势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语气,以确保表达准确、得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