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琵琶记全是及译文】《琵琶记》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,被誉为“南戏之祖”,由元代著名剧作家高明(字则诚)创作。全剧共四十二出,讲述了书生蔡伯喈与妻子赵五娘之间的悲欢离合,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道德困境与家庭伦理问题。以下是对《琵琶记》全剧内容的总结,并附有主要情节的简要译文。
一、《琵琶记》
《琵琶记》以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为主线,通过他们的命运起伏,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婚姻、功名、忠孝等多重价值观的冲突。全剧结构严谨,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以下是《琵琶记》的主要情节概述:
出目 | 情节概要 |
第一出 | 蔡伯喈与赵五娘成亲,夫妻恩爱,生活美满。 |
第二出 | 蔡伯喈赴京应试,赵五娘独自在家操持家务。 |
第三出 | 蔡伯喈高中状元,被朝廷任命为官,但因思念妻子而心绪不宁。 |
第四出 | 赵五娘在家中遭遇饥荒,忍痛卖儿救夫,生活艰难。 |
第五出 | 蔡伯喈得知家中情况,内心愧疚,却因仕途无法归家。 |
第六出 | 赵五娘一路乞讨,历尽艰辛,最终来到京城寻找丈夫。 |
第七出 | 蔡伯喈与赵五娘重逢,两人相拥而泣,感慨万千。 |
第八出 | 蔡伯喈辞官归乡,与赵五娘共度余生,结局圆满。 |
二、《琵琶记》主要情节译文(部分)
第一出:成婚
蔡伯喈与赵五娘结为夫妻,二人情投意合,过着幸福的生活。赵五娘贤惠勤劳,蔡伯喈温文尔雅,夫妻和睦,令人羡慕。
第二出:赴京
蔡伯喈为了功名,离开家乡前往京城应试。赵五娘独自在家,承担起全部家务,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。
第三出:高中
蔡伯喈考中状元,受到朝廷重用,成为朝廷官员。然而,他心中始终挂念着远方的妻子,常常夜不能寐。
第四出:家难
赵五娘在家中遭遇饥荒,生活困苦。为了维持生计,她不得不卖掉孩子,自己也忍饥挨饿,只为等待丈夫归来。
第五出:思乡
蔡伯喈虽身居高位,但内心充满对妻子的思念。他多次想辞职回家,却又因责任在身而难以决断。
第六出:寻夫
赵五娘历经千辛万苦,一路乞讨来到京城,终于找到了丈夫。两人相见,泪如雨下,感人至深。
第七出:重逢
蔡伯喈见到妻子,百感交集。他意识到自己的冷漠与疏忽,决定放弃仕途,陪伴妻子度过余生。
第八出:团圆
蔡伯喈辞去官职,回到家乡,与赵五娘一起过上平静的生活。两人相濡以沫,白头偕老,故事圆满结束。
三、总结
《琵琶记》不仅是一部爱情悲剧,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作品。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道德困境,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牺牲与坚韧。通过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故事,作者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,对家庭伦理的重视,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。
此剧语言优美,情节曲折,人物形象鲜明,至今仍广为流传,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与文化的重要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