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毕其功于一役意思】“毕其功于一役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在一次行动或努力中完成全部目标,力求一举成功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集中力量、一次性解决问题,避免反复尝试或拖延。
一、成语释义
- 出处: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子围宋,宋人告急,晋侯欲救之,荀林父曰:‘不如待其自败而击之。’赵衰曰:‘不可,彼若不败,我无以得志;若败,则我可乘其弊而攻之。’晋侯曰:‘善。’于是命将出战,遂大败楚师。此即‘毕其功于一役’之意。”
- 字面意思:把全部的功劳都放在一次行动中。
- 引申含义:指在一次行动中完成所有任务或达到最终目的,强调效率与集中力量。
二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应用举例 |
工作项目 | 公司决定在一次会议上解决所有问题,不再分次讨论。 |
学习计划 | 学生希望通过一次复习,掌握整本书的知识点。 |
军事战略 | 战争中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,力求一次性击败敌人。 |
企业管理 | 企业希望通过一次改革,全面优化运营流程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一劳永逸、一蹴而就、一举两得 |
反义词 | 一曝十寒、屡试不果、反复无常 |
四、常见误用
1. 误解为“急于求成”:虽然“毕其功于一役”有集中精力的意思,但并不等同于“急于求成”,关键在于是否合理安排资源。
2. 过度使用:有时人们会错误地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任何一次性完成的事情,而忽略了它背后的策略性。
五、总结
“毕其功于一役”强调的是通过一次努力实现目标,体现了一种高效、果断的做事态度。在实际生活中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规划任务和行动,但也需注意避免盲目追求“一次性成功”,忽视过程中的细节与风险。
成语 | 毕其功于一役 |
含义 | 一次行动完成全部目标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用法 | 表示集中力量、一次达成 |
近义词 | 一劳永逸、一蹴而就 |
反义词 | 一曝十寒、屡试不果 |
注意事项 | 避免误用为“急于求成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