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是几点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十二地支“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”不仅用于纪年、纪月、纪日,还常用于表示一天中的时辰。每个地支对应两个小时,合称为“十二时辰”。了解这些地支对应的现代时间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时间划分方式。
以下是对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”分别对应的具体时间的总结:
一、十二地支与现代时间对照表
| 地支 | 对应时辰 | 现代时间 |
| 子 | 子时 | 23:00 - 1:00 |
| 丑 | 丑时 | 1:00 - 3:00 |
| 寅 | 寅时 | 3:00 - 5:00 |
| 卯 | 卯时 | 5:00 - 7:00 |
| 辰 | 辰时 | 7:00 - 9:00 |
| 巳 | 巳时 | 9:00 - 11:00 |
| 午 | 午时 | 11:00 - 13:00 |
| 未 | 未时 | 13:00 - 15:00 |
| 申 | 申时 | 15:00 - 17:00 |
| 酉 | 酉时 | 17:00 - 19:00 |
| 戌 | 戌时 | 19:00 - 21:00 |
| 亥 | 亥时 | 21:00 - 23:00 |
二、总结说明
十二地支与时辰的对应关系源自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,每个小时被划分为两个地支时辰,因此一个地支代表两小时。这种时间划分方式在古代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、天文历法以及风水命理等领域。
- 子时是夜晚的开始,也是阴阳交替之时;
- 午时是正午,阳气最盛;
- 酉时是傍晚,太阳西沉;
- 亥时则是夜深人静,适合休息。
虽然现代生活中普遍采用24小时制,但了解这些传统时辰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,尤其在一些传统节日或习俗中仍有实际应用。
通过这张表格,可以快速掌握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”各自对应的现代时间,方便日常使用或文化学习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