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置之度外度的意思】“置之度外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对某些事情或后果漠不关心、毫不在意的态度。其中,“度”字是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。
一、
“置之度外”出自古代文献,意思是把某事放在考虑范围之外,即不再加以重视或担忧。这里的“度”指的是“考虑、衡量”的意思,而不是“度量单位”或“程度”。因此,“置之度外”强调的是一种超然、无畏、不计得失的心态。
在现代使用中,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危险、困难或压力时,能够保持冷静,不把个人安危放在心上,或者在处理问题时采取一种豁达、不计较的态度。
二、表格解析
| 成语 | 置之度外 |
| 拼音 | zhì zhī dù wài |
| 出处 | 出自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且天下初定,士卒罢于兵革,未可以战。”后人引申为“置之度外”。 |
| 字面解释 | “置”:放置;“之”:代词,指代某事;“度”:考虑、衡量;“外”:外面、不在意范围内。 |
| 实际含义 | 把某事放在考虑范围之外,表示不在意、不担心、不计较。 |
| 常用语境 | 面对危险、困难、成败、得失时表现出的一种豁达、无畏的态度。 |
| 近义词 | 不以为意、视若无睹、置若罔闻 |
| 反义词 | 惴惴不安、顾虑重重、谨小慎微 |
| 例句 | 他为了完成任务,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 |
三、结语
“置之度外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,应保持冷静与坚定,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。理解“度”的真正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,并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其精神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