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国维人间词话原文】一、
《人间词话》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,成书于1908年。该书以“境界说”为核心,提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的重要理论,强调“真感情”与“真景物”的结合,主张诗歌应有“意境”,并提出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”的著名论断。
王国维在书中对历代词人进行了评价,如李后主、温庭筠、周邦彦、姜夔等,并通过对比分析,揭示了词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。他推崇“不隔”之境,反对“隔”与“晦涩”,认为优秀的词作应当情真意切,语言自然流畅。
此外,《人间词话》还涉及词的格律、音韵、风格等问题,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,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。
二、关键观点与代表人物对比表
| 理论/观点 | 内容说明 | 代表人物/例子 |
| 境界说 | 诗歌要有“境界”,即情感与景物交融的艺术效果 | 王国维提出“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” |
| 三重境界 | 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 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 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 | 柳永、欧阳修、辛弃疾 |
| 不隔之境 | 语言自然,情感真挚,不刻意雕琢 | 李后主、苏轼 |
| 有我之境 vs 无我之境 | 有我之境:诗人主观情感强烈;无我之境:客观景物描写,情感含蓄 | 李煜(有我)、王维(无我) |
| 词的审美标准 | 重“意”、“情”、“景”三者融合 | 温庭筠、周邦彦 |
| 对词人的评价 | 重视词的情感深度与艺术表现力 | 李后主、姜夔、吴文英 |
三、结语
《人间词话》不仅是对词体文学的深入剖析,更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。王国维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学识,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词学理论体系,影响深远。其“境界说”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与教学之中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