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于心不忍是指什么意思】“于心不忍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他人遭遇不幸或痛苦时的内心同情与怜悯。它强调的是人在面对他人困境时,内心产生的强烈情感反应,通常伴随着想要帮助对方的愿望。
一、
“于心不忍”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虽不能尽善,然于心不忍。”意思是即使不能做到完美,但看到别人受苦,心里还是难以忍受,会感到心疼和不安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对他人遭遇不幸时的同理心和同情心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于心不忍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看到别人的痛苦而产生强烈的内心波动,甚至可能因此做出一些帮助他人的举动。这种情绪是人性中善良和共情能力的体现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词语 | 于心不忍 |
拼音 | yú xīn bù rěn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含义 | 看到别人受苦,内心无法忍受,产生同情和怜悯之情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对他人苦难的感同身受 |
近义词 | 心疼、怜悯、不忍心、恻隐之心 |
反义词 | 冷漠、无情、无动于衷 |
示例 | 看到流浪动物受伤,他于心不忍,立刻带它去看了兽医。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生活场景:
- 看到老人摔倒在地,路人于心不忍,立即上前搀扶。
2. 工作场景:
- 领导看到员工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,于心不忍,决定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。
3. 文学作品:
- 小说中描写主角看到贫民窟儿童的生活状况,于心不忍,决定投身公益事业。
四、结语
“于心不忍”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,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。它体现了人类共情的能力和对弱者的关怀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情感尤为重要,提醒我们不要冷漠对待身边的人和事,保持一颗温暖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