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阴阳割昏晓全诗解释】“阴阳割昏晓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望岳》一诗,是描写泰山雄伟壮丽景象的经典诗句之一。以下是对该句及其全诗的详细解释,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。
一、原文与出处
原诗:
《望岳》
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
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作者: 杜甫(唐代)
二、诗句解释
“阴阳割昏晓” 的意思是:
山的南面为阳,北面为阴,由于山势高大,阳光照射时将昼夜分隔开来,仿佛山把天地之间的光线分割成了明暗两部分。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的高耸和壮丽,也体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变化。
三、全诗解析
1. “岱宗夫如何?”
——“岱宗”指的是泰山,这是对泰山的尊称。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对泰山的敬畏之情。
2. “齐鲁青未了。”
——“齐鲁”指古代山东地区,这里表示远望之下,泰山的青翠景色连绵不绝,无边无际。
3. 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”
——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集中在这座山上,山势高大,把昼夜分明地分开。
4. “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”
——望着层层云海,心胸为之激荡;目不转睛地看着飞鸟归巢,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陶醉。
5. 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
——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,俯瞰群山,感受那种“登高望远”的豪情。
四、
杜甫在《望岳》中通过描绘泰山的巍峨壮丽,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。其中“阴阳割昏晓”一句,既写出了泰山的高耸入云,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
五、表格总结
诗句 | 解释 | 作用 |
岱宗夫如何? | 问泰山的景色如何 | 引出对泰山的赞美 |
齐鲁青未了 | 泰山的青翠景色连绵不断 | 表现山的广阔 |
造化钟神秀 |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 | 突出泰山的灵秀 |
阴阳割昏晓 | 山势高大,将昼夜分明分开 | 描绘泰山的壮丽 |
荡胸生曾云 | 云雾缭绕,令人心胸开阔 | 表达自然之美 |
决眦入归鸟 | 目不转睛地看飞鸟归巢 | 表现诗人沉醉于美景 |
会当凌绝顶 | 将来一定要登上山顶 | 表达志向与抱负 |
一览众山小 | 站在高处看群山 | 表达豪情与胸怀 |
结语:
《望岳》不仅是杜甫对泰山的赞美,更是他对人生理想的一种寄托。诗中“阴阳割昏晓”一句,因其形象生动、意境深远,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名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