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处】“往事越千年,魏武挥鞭,东临碣石,有遗篇”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。这首词是毛泽东在1954年夏于北戴河避暑时所作,借古抒怀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曹操(即“魏武”)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思考与期望。
该句引用了三国时期曹操的《观沧海》一诗中的意境,通过毛泽东的诗句,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,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以及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。整首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北戴河的壮丽景色,并通过对曹操的追忆,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念。
文本出处对照表
原文句子 | 出处 | 作者 | 释义 |
往事越千年 |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 | 毛泽东 | 回顾历史已过去千年,感叹时光流逝。 |
魏武挥鞭 |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 | 毛泽东 | 指曹操(魏武帝)曾挥鞭征讨北方,气势磅礴。 |
东临碣石 |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 | 毛泽东 | 碣石是古代地名,曹操曾在此登临,留下名篇。 |
有遗篇 |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 | 毛泽东 | 指曹操的《观沧海》等诗篇流传至今。 |
延伸解读:
毛泽东在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中提到的“魏武”,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。曹操不仅是政治家、军事家,也是一位文学家,他的诗风雄浑豪放,尤以《观沧海》最为著名。该诗描写的是曹操登上碣石山,眺望大海,抒发其胸怀天下的志向。毛泽东借用这一典故,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,也暗含了自己作为革命领袖的胸襟与抱负。
结语:
“往事越千年,魏武挥鞭,东临碣石,有遗篇”不仅是一句诗意的表达,更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。它体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英雄人物的推崇,也为后人提供了思考历史与现实关系的重要视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