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生活快讯 > 宝藏问答 >

汗不敢出的原文及翻译

2025-10-05 03:46:10

问题描述:

汗不敢出的原文及翻译,急!求大佬现身,救救孩子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5 03:46:10

汗不敢出的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
“汗不敢出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,是古代文学中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,讲述了魏晋时期名士王朗在面对曹操时的机智应对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紧张、害怕或敬畏的情况下,连出汗都不敢,表现极度的紧张与恐惧。

本文将从原文、翻译、出处背景、成语释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,并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对比,便于读者理解。

二、原文及翻译

内容 原文 翻译
出处 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 南朝刘义庆所著笔记小说集
故事原文 王朗每见人有佳书,必求之,甚爱,遂以告操。操曰:“此吾所欲也。”因问:“君有佳书,何不送我?”王朗曰:“臣有书,愿献。”操曰:“可得见乎?”王朗曰:“然。”遂取书。操曰:“此书非吾所欲也。”王朗曰:“臣亦不知。” 王朗每次看到别人有好书,都会请求得到,非常喜爱,于是告诉了曹操。曹操说:“这是我想要的。”便问:“你有好书,为什么不送给我?”王朗说:“我有书,愿意献上。”曹操问:“可以看看吗?”王朗说:“可以。”于是拿出了书。曹操说:“这本书不是我想要的。”王朗说: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成语出处 “汗不敢出” 指人在极度紧张或恐惧时,连汗都不敢出,形容极度的惶恐和不安

三、成语释义与用法

项目 内容
成语 汗不敢出
释义 形容人在极度紧张、害怕或敬畏时,连出汗都不敢,表现出极度的恐惧或紧张情绪。
用法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压力、威胁或尴尬情况下的心理状态,常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。
近义词 心惊胆战、忐忑不安、噤若寒蝉
反义词 泰然自若、镇定自若、从容不迫

四、背景与文化意义

“汗不敢出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,更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性格特点与社会风气。当时的士人注重仪表、言辞,尤其在面对权贵时,往往需要谨慎应对。王朗的故事体现了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状态,同时也展示了语言表达中的巧妙与智慧。

五、总结

“汗不敢出”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,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心理状态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。通过对其原文、翻译、出处及文化意义的分析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与使用场景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世说新语》或其他古代典故,欢迎继续阅读相关文章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