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受之父母的前一句是什么】在学习古文或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一些经典语句。其中“受之父母”是一个常见的表达,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前一句是什么。本文将对“受之父母”的出处及其前一句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受之父母”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篇,原文为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父亲在世时,观察他的志向;父亲去世后,观察他的行为;如果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处事方式,就可以称为孝了。
然而,“受之父母”并非直接出自《论语》,而是后来被广泛引用的一句话,常见于民间谚语或文学作品中。根据传统说法,“受之父母”的前一句是“身体发肤”,完整句子为:
> 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
这句话出自《孝经·开宗明义章》,意思是:人的身体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,不能随意伤害,这是孝道的开始。
因此,正确回答是:“受之父母”的前一句是“身体发肤”。
二、信息对比表
内容 | 说明 |
出处 | 《孝经·开宗明义章》 |
原文 | 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 |
含义 | 强调身体是父母所赐,应珍惜爱护,是孝道的基础 |
常见误引 | 有人误以为出自《论语》,实则为《孝经》 |
相关名言 | 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常用于强调孝道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|
三、结语
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是一句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语句,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孝道与生命的态度。了解其前一句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整句话的含义和背景。在日常学习或写作中,正确引用这些经典语句,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素养,也能增强表达的权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