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黄柏】黄柏是中医常用的一种中药材,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。其性味苦、寒,归肾、膀胱经,具有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、退虚热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腹泻、痢疾、黄疸、疮疡肿毒以及阴虚发热等症状。
黄柏在中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不仅在传统方剂中广泛应用,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受到关注。以下是对黄柏的总结性介绍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信息。
一、黄柏的基本信息总结
黄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主要产于中国四川、贵州、湖北等地。其药用部位为树皮,通常在夏季或秋季采收后晒干使用。黄柏因其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痒的功效,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。
二、黄柏的详细介绍
1. 来源与产地
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(Phellodendron chinense)的干燥树皮,主产于中国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2. 性味与归经
- 性:寒
- 味:苦
- 归经:肾、膀胱经
3. 功效与主治
- 清热燥湿:适用于湿热引起的腹泻、痢疾、黄疸等。
- 泻火解毒:可治疗疮疡肿毒、咽喉肿痛等。
- 退虚热:适用于阴虚发热、骨蒸潮热等症状。
4. 常用配伍
- 与黄连、葛根同用,可增强清热解毒之效。
- 与知母、地黄配伍,用于治疗阴虚火旺。
- 与苍术、薏苡仁搭配,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、尿痛等。
5. 现代研究
现代研究表明,黄柏含有小檗碱、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,具有抗菌、抗炎、抗氧化等作用,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效果。
6. 使用注意事项
- 脾胃虚寒者慎用,以免加重寒证。
- 长期服用需注意可能的肝肾负担。
- 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三、黄柏的主要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 | 黄柏 |
拉丁学名 | Phellodendron chinense |
科属 | 芸香科 |
药用部位 | 树皮 |
性味 | 苦、寒 |
归经 | 肾、膀胱经 |
功效 | 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、退虚热 |
主治 | 湿热腹泻、黄疸、疮疡、阴虚发热 |
常用配伍 | 黄连、知母、苍术、地黄等 |
现代研究 | 含小檗碱,具抗菌、抗炎作用 |
使用注意 | 脾胃虚寒者慎用,孕妇慎用 |
综上所述,黄柏作为一味传统中药,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。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,必要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