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归雁入胡天前半句】“归雁入胡天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《使至塞上》。全诗为:
> 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
> 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
> 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> 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其中,“归雁入胡天”是诗句中的重要一句,描绘了大雁南归时飞入边塞之境的景象,象征着旅途的遥远与边疆的辽阔。此句不仅具有自然意象,也暗含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。
一、诗句背景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王维《使至塞上》 |
作者 | 王维(唐代著名诗人) |
诗句 | 归雁入胡天 |
意象 | 大雁南归、边塞风光、旅途遥远 |
主题 | 边塞诗、思乡之情、自然描写 |
风格 | 壮阔而含蓄,意境深远 |
二、诗句解析
“归雁入胡天”中,“归雁”指的是秋季南归的大雁,常被用来象征远行或思乡;“胡天”则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,泛指边塞之地。“归雁入胡天”表面上写的是大雁飞入边塞天空的景象,实则隐喻了诗人身处异域、远离故土的心情。
这一句与前一句“征蓬出汉塞”形成对比,一个“征蓬”象征漂泊不定,一个“归雁”象征回归之路,共同构建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边塞意境。
三、艺术特色
- 意象鲜明:通过“归雁”与“胡天”的搭配,营造出一幅边塞秋景图。
- 情感含蓄:不直接表达思乡之情,而是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感受。
- 语言简练:仅用六个字便勾勒出广阔的边塞空间与时间的流动感。
四、延伸理解
在古代文学中,“雁”常作为传递书信的象征,因此“归雁”也暗含着对远方消息的期盼。结合整首诗的语境,“归雁入胡天”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,更寄托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体验与对家乡的眷恋。
结语:
“归雁入胡天”虽只是一句诗,却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蕴与情感深度。它不仅是王维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,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意象之一。通过这句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边塞的辽阔与苍凉,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