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法典规定离婚冷静期】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,对离婚程序进行了重要调整,其中“离婚冷静期”制度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。这一制度旨在减少冲动离婚现象,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,同时也为夫妻双方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沟通时间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规定,自2021年起,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时,需经过30日的冷静期。在该期限内,任何一方可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。若冷静期结束后,双方仍决定离婚,则需再次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。若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,视为自动撤回离婚申请。
以下是关于“离婚冷静期”的总结与对比: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法律依据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|
实施时间 | 2021年1月1日起 |
适用对象 | 协议离婚的夫妻双方 |
冷静期时长 | 30日 |
冷静期内 | 任一方可撤回离婚申请 |
冷静期后 | 双方需再次申请离婚登记,方可领取离婚证 |
目的 | 防止冲动离婚,维护婚姻家庭稳定 |
影响 | 增加离婚成本,提升离婚决策的审慎性 |
总体来看,“离婚冷静期”制度的设立,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婚姻自由与家庭稳定之间的关系。对于有感情基础但因一时情绪而提出离婚的夫妻来说,这一制度提供了重新考虑的机会;而对于确实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关系的夫妻,则需要更加慎重地对待离婚程序。
值得注意的是,离婚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,诉讼离婚仍然按照原有的法律程序进行。因此,如果夫妻一方坚决要求离婚且另一方不同意,可以通过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。
总的来说,《民法典》中的离婚冷静期制度是对传统离婚程序的重要补充,体现了法律对婚姻关系的尊重与保护,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家庭责任与情感稳定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