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心应手成语解释】“得心应手”是一个常见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做事或处理问题时非常熟练、轻松自如。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能力,也反映了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掌握。
一、成语解释
成语名称: 得心应手
拼音: dé xīn yìng shǒu
出处: 出自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”
释义: 心里怎么想,手上就怎么做,形容技艺纯熟,运用自如。
近义词: 熟门熟路、得心如意、驾轻就熟
反义词: 手足无措、力不从心、无从下手
二、用法与例句
使用场景 | 举例说明 |
描述技能熟练 | 他弹钢琴得心应手,常常赢得观众掌声。 |
表达操作自如 | 她在工作中得心应手,总是能迅速解决问题。 |
形容应对自如 | 面对突发情况,他得心应手地处理了所有问题。 |
三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“得心应手”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技巧的成语,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“知行合一”的思想。它强调内心与行动的统一,反映出一种高度协调的实践智慧。在古代文人眼中,这种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,是通过长期修养和实践才能达到的。
四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得心应手 |
拼音 | dé xīn yìng shǒu |
出处 | 《庄子·天道》 |
释义 | 心里怎么想,手上就怎么做,形容技艺娴熟、运用自如 |
近义词 | 熟门熟路、得心如意、驾轻就熟 |
反义词 | 手足无措、力不从心、无从下手 |
适用场景 | 技能熟练、操作自如、应对从容 |
总之,“得心应手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,更是对个人能力与经验的一种肯定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若能做到这一点,便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