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下句是什么】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即使有再高的技能或能力,如果没有必要的条件或资源,也难以完成任务。这句话出自《汉书·食货志》,原文是:“民以食为天,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夫饥寒并至,而能不为奸者,未之有也。故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,民富则国强,民贫则国弱。”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强调了物质基础的重要性。
一、下句是什么?
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的完整说法是:
> 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巧匠难为无木之器。”
这句成语的下一句强调的是,即便是技艺高超的工匠,如果缺少原材料,也无法制作出精美的器具。两者都说明了“没有条件,再有能力也难以成事”的道理。
二、总结与表格对比
成语 | 出处 | 原文 | 含义 | 下句 |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| 《汉书·食货志》 | 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 | 即使有才能的人,若缺乏必要条件也难以成功 | 巧匠难为无木之器 |
三、延伸理解
这句成语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引用,常用于强调:
- 资源的重要性:无论个人能力多强,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或条件,事情依然难以推进。
- 现实与理想的关系:理想再美好,也需要现实的基础来支撑。
- 团队协作的价值:一个人的能力有限,但通过合作和资源整合,可以克服困难。
四、实际应用举例
场景 | 应用例子 |
工作中 | 项目负责人能力强,但缺乏资金支持,导致项目无法推进 |
学习中 | 学生学习态度积极,但缺乏教材或辅导资料,影响学习效果 |
创业中 | 创始人有创意,但缺乏启动资金,难以实现想法 |
五、结语
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不仅是一句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既要提升自身能力,也要注重外部条件的准备。只有内外结合,才能真正实现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