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峡哀转久绝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三峡哀转久绝”是出自《水经注》中的一段描写,原句为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;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”这句话描绘的是三峡地区山高水险、猿声凄厉的自然景象,表达了一种孤寂、悲凉的情感氛围。
“哀转”指的是猿猴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、曲折地传播;“久绝”则是说声音渐渐消失,不再听见。整体上,这句话不仅描写了三峡的自然风光,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和情感寄托。
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“三峡哀转久绝”的含义进行详细解析:
二、表格解析
词语 | 含义 | 语境解释 |
三峡 | 指中国长江上游的三个著名峡谷: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峡 | 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,也是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地理意象 |
哀 | 悲伤、凄凉 | 表达一种哀愁的情绪,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中的孤独与寂寥 |
转 | 回旋、曲折 | 指声音在山谷中来回回荡,显得更加悠长、深远 |
久 | 长时间 | 强调声音持续的时间较长,体现出环境的空旷与寂静 |
绝 | 断绝、消失 | 表示声音最终消失,不再传来,增添一种失落感 |
三、文化背景与情感表达
“三峡哀转久绝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更是古人对人生、命运的一种隐喻。在古代,人们常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,如思乡、离别、孤独等。这种写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非常常见,尤其是在山水诗和游记类文章中。
此外,“哀转久绝”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,以及对生命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慨。因此,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三峡景色的客观描述,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。
四、结语
“三峡哀转久绝”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古文,既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,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与沉思。通过对词语的逐层分析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与情感,从而更深入地体会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