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二时辰吉凶表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十二时辰不仅是时间的划分方式,也与风水、命理、民俗等密切相关。古人认为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天时地利,影响人的运势和行为。因此,“十二时辰吉凶表”被广泛用于择日、出行、祭祀、婚嫁等活动,以避开不利时辰,选择吉祥时刻。
以下是对十二时辰吉凶的总结,并附上详细的表格供参考。
一、十二时辰概述
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,每个时辰为两个小时,从子时(23:00-1:00)开始,依次为:
1. 子时
2. 丑时
3. 寅时
4. 卯时
5. 辰时
6. 巳时
7. 午时
8. 未时
9. 申时
10. 酉时
11. 戌时
12. 亥时
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吉凶判断,古人根据五行、阴阳、神煞等因素进行分析。
二、十二时辰吉凶总结
- 子时:夜半之时,属水,主静,宜休息,不宜动土或大动作。
- 丑时:黎明前,属土,代表稳定,适合安身立命,忌动火。
- 寅时:晨光初现,属木,象征新生,宜早起、出远门。
- 卯时:日出之时,属木,阳气渐升,宜祭祖、开市。
- 辰时:上午七点至九点,属土,宜动土、修造。
- 巳时:上午九点至十一点,属火,宜社交、谈判。
- 午时:正午,属火,阳气最盛,宜祭祀、祈福。
- 未时:下午一点至三点,属土,宜办公、处理事务。
- 申时:下午三至五点,属金,宜外出、交易。
- 酉时:傍晚五至七点,属金,宜收尾、总结。
- 戌时:晚七至九点,属土,宜静养、修身。
- 亥时:夜九至十一,属水,宜静心、冥想。
三、十二时辰吉凶表
时辰 | 时间范围 | 属性 | 吉凶判断 | 宜做事项 | 忌做事项 |
子时 | 23:00-1:00 | 水 | 中吉 | 休息、静思 | 动土、出行 |
丑时 | 1:00-3:00 | 土 | 中吉 | 安身、稳守 | 动火、喧闹 |
寅时 | 3:00-5:00 | 木 | 大吉 | 起床、出门、远行 | 祭祀、动土 |
卯时 | 5:00-7:00 | 木 | 大吉 | 祭祖、开市、开业 | 破财、争执 |
辰时 | 7:00-9:00 | 土 | 吉 | 动土、修造、奠基 | 婚嫁、祭祀 |
巳时 | 9:00-11:00 | 火 | 吉 | 社交、谈判、合作 | 独处、闭门 |
午时 | 11:00-13:00 | 火 | 大吉 | 祭祀、祈福、求财 | 冲突、争吵 |
未时 | 13:00-15:00 | 土 | 中吉 | 办公、处理事务 | 做决定、冒险 |
申时 | 15:00-17:00 | 金 | 吉 | 出行、交易、沟通 | 久坐、拖延 |
酉时 | 17:00-19:00 | 金 | 中吉 | 收尾、总结、回顾 | 开始新项目 |
戌时 | 19:00-21:00 | 土 | 吉 | 静养、修行、内省 | 过度活动、熬夜 |
亥时 | 21:00-23:00 | 水 | 中吉 | 冥想、思考、规划 | 喧哗、娱乐 |
四、结语
“十二时辰吉凶表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虽然现代人不再完全依赖它来安排生活,但在一些重要场合,如婚礼、搬家、开工等,参考时辰吉凶仍有一定意义。了解并尊重传统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时机,趋吉避凶。
在日常生活中,也可以结合个人情况灵活运用,做到顺时而动,顺势而为。